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实务培训班开班

发布时间:2023-08-17  访问次数:11378

 8月15日下午,2023年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实务培训班在武汉举行开班仪式,全省三级法院从事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业务骨干120余人参训。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刘建新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640.jpg          刘建新专委指出,近年来,全省各级法院积极应对知识产权案件数量激增、类型趋新、内容趋复杂的新形势,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加强审判体系建设,依法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推动形成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良好格局,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640 (1).jpg          刘建新专委强调,下一步,全省法院要准确把握当前知识产权审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狠抓思想观念变革和能力水平提升,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审视和谋划新时代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努力开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局面。

一、要坚持“从政治上看”。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指示为引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领会“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的思想实质,牢固树立人民法院既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机关,更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机关的理念,把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政治要求转化为法院各项工作的自觉行动和追求,在知识产权司法实践中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形成政治自觉。以更高层次、更宽视野理解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重大意义,努力让知识产权审判成为全省法院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生动实践和坚强后盾,为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二、要持续提高审判质效。

 知识产权法官既要懂法律,又要懂经济和科技,必须持续加强学习,加强调查研究,提高知识产权司法能力,这样才能做好执法办案这个主责主业。要深化案件繁简分流改革,对涉音乐作品著作权许可、信息网络传播等类型化案件,开设快审快结“绿色通道”,广泛推行类型化案件诉讼程序、裁判文书简化模式,推动审判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大幅缩短知识产权案件审理周期。对专利技术类等繁案,严格审限管理,构建“类案检索初步过滤、专业法官会议研究咨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法律适用分歧解决机制,确保办案质效。要不断打造精品案例,明白“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积极发布高水平的典型案例和指导案例,通过小切口做好裁判要旨和典型意义的总结归纳;除发布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外,省法院还要适时发布反不正当竞争、著作权保护、商标保护等专门领域典型案例,逐个领域地打造湖北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品牌。

三、要深化“三合一”审判机制。

 全面总结“三合一”改革试点经验,并与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全省基层法院知识产权案件管辖调整、知识产权法庭建设等工作协调衔接,有序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重点根据全省基层法院知识产权案件管辖调整、知识产权法庭建设的实际情况,做好业务培训和指导,继续深入推动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机制,会同有关单位推动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批捕、起诉集中管辖,促进民事维权、行政查处、刑事制裁有效衔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整体效能。

四、要走出去,主动服务科技创新。

 增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司法能动性,积极走访企业、科研单位、科技人员,看企业需要什么、科学家需要什么、科技人员需要什么,更好地服务经济、服务市场、服务市场主体、服务科技创新,维护科学家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增强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协同保护力度,结合各级“知识产权保护站”建设,凝聚知识产权保护更大合力,明确各地保护重点和打击重点,开展精准司法服务,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纷争。

五、要积极打造知识产权纠纷解决优选地。

 主动对标北上广深及苏浙等先进地区,坚持公正高效廉洁司法,通过办一批精品案件、出一批先进经验、提一批有效司法建议,培养一批知识产权领域内认可的优秀人才,把湖北打造成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和知识产权纠纷优选地。

 湖北法官进修学院、省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等部门负责人参加开班仪式。开班仪式后,培训班特邀我国著名法学家吴汉东教授以《习近平知识产权重要论述》为题,为全体学员作专题辅导授课。

640 (2).jpg 



编辑: 蔡继涛 曹波
文章出处: 省法院民三庭